2013年10月5日星期六

“超馬媽媽”:義肢是馬拉松頒給我最好的勛章



   馬拉松是什麼?有人會說這是一項長達42義肢。195公裡的長跑賽事。56歲的邱淑容的答案很簡單:馬拉松就像是人生。在她眼裡,這既是一場對手是自己的戰鬥,同樣也是漫長人生的一個側影,因為關鍵的不是終點而是一路怎麼跑的。所以她的人生與馬拉松有著不解之緣。

  今年,呈現邱淑容這段精彩生命故事的紀錄片《看不見的跑道》在台北、高雄上映,引發了又一陣“超跑媽媽熱”。這位被稱為“超跑媽媽”的中國台灣母親,35歲才開始跑步卻攬獲了一項項紀錄;51歲時因細菌感染被截去雙腳,但她依舊翻開了人生賽事全新的一頁。56歲,裝著義肢的邱淑容無法飛奔在跑道上,但就像她說的那樣,人生的馬拉松剛剛開始。

  偶然開啟的傳奇

  傳奇的故事和人生,往往不會那麼顯眼,但絲毫不會影響它的震撼度。

  邱淑容便是如此。

  如果不說提及她是中國台灣甚至全亞洲最會跑、跑最長裡程的女性,那麼在大多數人眼裡,這位擁有兩個女兒的母親、台灣中鋼集團的職員,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職業婦女。

  冥冥中,邱淑容的人生就有著奔跑的意義。她的姐姐曾代表中華台北參加奧運長跑比賽,但35歲前的邱淑容和不少中年女性一樣並沒有運動的習慣。1993年,正是姐姐的光環讓她被動地投身到馬拉松中。

  當時中鋼集團要派出五位女性組隊參加一項馬拉松賽。“同事們想起我姐姐是奧運選手,便說‘姐姐會跑,妹妹應該也會跑’。”邱淑容就這樣開始了自己的馬拉松生涯。所幸丈夫是學體育的,於是從那時起,邱淑容的丈夫就指導她訓練,陪她一起跑步。

  “起初我最多只能跑十五分鐘,也跑不過兩公裡,但越練習進步越多。”在順利跑完那次比賽後,這位逐漸感受到跑步樂趣的新人開始加入中鋼集團的慢跑社,她說自己舍不得放棄好不容易培養的運動習慣,“同時我也不斷跑下去,抱著嘗試的心態參加比賽,從此踏上跑步的‘不歸路’。”

  從對長跑一竅不通到生活中離不開它,邱淑容的轉變很簡單,也很自然。“慢慢的,就會發現跑步真的很簡單,哪怕只有一雙布鞋,有路就可以跑,如果跑步的時間是選在清晨,那更不會影響到家庭生活。”

  於是,邱淑容在業余跑步的同時也偶爾開始玩票參加一些比賽,在第一次個人參賽中就獲得女子組第6名。“那時的想法是能跑就跑,跑不動也可以隨時停下來,當然能跑完是更好,沒想到第一次跑就得名次,甚至覺得跑步怎麼這麼簡單?”回憶起自己最初的跑步生涯,邱淑容開玩笑說,自己應該遺傳到一些跑步基因。

  從高雄跑回旗山婆家

  跑步從此成為邱淑容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她每天早晚固定慢跑各2小時,休息日更是經常一跑就是七八小時,經年累月甚至過年也從不間斷。

  “我從高雄跑回旗山婆家,43公裡的路程,半夜3點出發,先生開車載兩個女兒在後面跟著我。”邱淑容說在別人可能覺得奇怪,但跑步的樂趣並不是那些沒經歷過的人所能感知的。

  “我本來是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圈除了家庭,就是辦公室。因為跑步,我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比賽時和伙伴天南地北地聊天,讓我的人生更加豐富。”世界各地參賽也開拓了邱淑容的視野,“參加比賽拿下名次、打破紀錄,都增添了我的自信。此外,我認為對女性而言,跑步實在好處多多,唯有運動量充足,才能放心地享受美食,又不怕身材走樣。”

  邱淑容的名字開始在台灣走紅,在參加了十多次馬拉松賽後,她開始挑戰超級馬拉松。從100公裡、24小時馬拉松再到7天7夜超級馬拉松,她一次次刷新各項比賽紀錄。整個台灣甚至亞洲超跑界都逐漸認識了這位身型嬌小卻一次次創造奇跡的“超跑媽媽”。

  這個1。55米的身軀迸發出令人汗顏的能量,但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她背後付出的努力。“跑步沒有什麼秘訣,就是苦練再苦練。”她每天早上4點起床,跑完2小時去上班;休息日更是凌晨3點起床開始練習跑步,她的目標不再只是馬拉松而是超級馬拉松,“超馬是意志力和體能的極限挑戰,而這基礎上的跑步就是左腳右腳而已,付出時間越多,你贏人家越多。”

  超馬不是超越別人的比賽,而是如何超越自己。因為速度並非最重要,而是耐力和毅力,跑步途中的傷痛、疲憊和孤獨都是考驗,但邱淑容一直自嘲容易對痛苦失憶,年齡也同樣不是問題,“從心態和體能來說,我認為自己只有28歲,剩余的就放在銀行定存,而且只要想到終點的歡呼聲,就會超脫現狀繼續跑下去。”

  這樣的執著和樂觀,讓邱淑容創造了12小時、24小時和100公裡三項中國台灣的超跑紀錄,而在2007年她更是在希腊7天7夜超馬中,超越日本選手,跑出了785公裡的亞洲新紀錄,成為名副其實的“亞洲超跑天後”。

  跑步感染敗血症遭截肢

  一直跑下去是邱淑容的夢想,但在2008年這個夢想遭遇了人生最大的挑戰。由於一名德國選手退賽,原本錯過報名的邱淑容得以順利頂替參加全程1150公裡的“穿越法國”18天超級馬拉松賽。

  比賽首日,邱淑容腳底就起了水泡,她弄破了水泡但卻遭受細菌感染。比賽進入第16天時,邱淑容已覺得相當不適,同行的丈夫勸她放棄比賽,但執著的她還義肢是希望完賽。過度勞累和細菌感染在比賽後爆發,奪得女子組亞軍的邱淑容患上了敗血症,為了保全性命,醫生不得不對其進行了多次截肢手術:右腳從大腿以下截肢,左腳腳掌前面三分之一也遭到切除,由於細菌擴及範圍太大,就連醫生都沒有把握能控制她的病情,昏迷了十多天後,法國醫生都差點放棄。

  “或許超馬選手的意志力真的太強了,讓我能在醫生幾乎放棄的狀態下醒過來。”當丈夫和趕到法國的女兒擔心她無法接受截肢時,她還是挺了過來,“我發現右腳不見了,左腳也因為細菌感染去除皮膚而疼痛不已,所有的人都擔心我無法承受,丈夫甚至請台灣的心理醫師提供電話咨詢,但我沒有因此崩潰,只是覺得有點沮喪,不想說話,不過這種情緒大概只維持了兩三天,因為先生和女兒的陪伴,讓我更加堅強,我不斷告訴自己要好起來,不要讓家人擔心。”

  失去雙腳的邱淑容並沒有放棄生活,她開始努力地適應義肢,短短兩年便逐漸恢復行走,並可以生活自理。

  2010年,經過漫長治療和復健的她重新開始工作。依然是雷打不動的早起,只不過散步成為她最主要的運動。休息日,她也會和跑友們聚會,“以前聚會,我通常都是最後一個停下來休息的人,跑友們會一邊喝茶聊天,一邊等我。現在角色對調,他們跑步時,我繞著湖邊散散步,走累了就在旁邊等他們,從前都是跑友們為我加油打氣,現在換我在場邊鼓勵大家。”

  執著、無懼傷痛和困難,超馬的精神還在血液中流淌,原本被醫生不抱希望的邱淑容也能如常人一般生活。這樣的奇跡讓她成為不少人眼中的傳奇,她也被視作勵志偶像頻頻現身各種勵志演講,“我下半場的精彩人生,從截肢後開始,人生不只有跑步,不能跑步,我也能換跑道啊。”

  用紀錄片鼓勵更多人

  過去,跑步是邱淑容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她的人生成為另一種形式的超馬。邱淑容的復健歷程成了不少殘障人士最好的榜樣。她的經歷也激勵著更多普通人,“生中有很多意外無法避免,我們沒有其它的選擇,只能面對它。面對之後,你才能與自己的殘缺共處,最後習慣成自然,心情才會隨之開朗。”

  邱淑容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導演章大中就是其中一員。為了把“超跑媽媽”的經歷帶給更多人,他花費了三年,拍攝了紀錄片《看不見的跑道》呈現邱淑容另一段精彩的生命故事:講述了她在截肢後,不肯向命運低頭,承受辛苦的復健、每天到中鋼上班、替繼續跑步的友人加油打氣,甚至重回當年在法國的比賽路線,拜訪截去她雙腿的和醫生,坦然說出當時犯下的錯誤與心情,甚至半開玩笑地說:“這兩個義肢是馬拉松送我的最好勛章。”

  《看不見的跑道》今年3月在台北、高雄上映,引發一陣“超跑媽媽熱”,人們敬佩這位勇於向困境和極限挑戰的女性。不少人期待邱淑容還能重返賽場,不過56歲的她去年年底宣布引退。盡管不能一圓當初環台灣島慢跑的夢想,但如今她有了全新的目標——騎自行車環島,“那絢爛的畫面已勾勒在我的腦海裡,我騎自行車,先生開車跟在後面,如果遇到爬不上去的斜坡,老公就下車來推我一把……老夫老妻一起環島旅行,多愜意啊。”

  56歲,邱淑容參透馬拉松和人生的內涵,因為在過程中只有珍惜才能感知幸福,“我打從心裡認為,活著的每分每秒,都是我的幸福片刻。有時候我在床上翻個身,就覺得好幸福,因為我剛受傷時,連翻身都得靠別人幫忙;還在呼吸,我覺得好幸福,不用再像住院時痛苦地仰賴呼吸器……我還可以和家人相處,還可以上班、運動……我的生命是失而復得的,這讓我更懂得珍惜,也更能感受自己的幸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